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 2024-10-28

2024年1028日,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数标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京召开。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全国数标委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各位委员出席会议,相关行业专家、标准化组织代表参加会议。中国电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志鹏作为委员代表发言。

刘烈宏指出,要充分认识数据标准的重要性。数据标准是数据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筑牢数据经济根基、激活数据潜能、释放数据价值、抢抓发展机遇、构筑数据领域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要守正出新、锐意进取,切实做好数据标准化工作,扎实开展数据标准建设。要着力构建数据标准化工作的良好生态,加强理论学习,加快标准制定,注重标准推广实践,密切团结专家,深化国际合作,把全国数标委建成共商合作、共促发展、共享成果的工作交流平台。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多出标准,出好标准,为数据标准化工作和我国数据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数标委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等制度文件,以及全国数标委2024-2025年工作要点、下设工作组组成方案。
本次会议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数据局指导,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承办。

陆志鹏作代表发言

会上,陆志鹏结合中国电子的研究与实践,讲述关于数据标准化的认识和思考:一是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就无法构建一体化数据市场。构建数据标准体系是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关键。当前,与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要求相比,数据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可用性仍待提升,在数据安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产化等方面急需急用的标准需要加快完善。二是没有统一的数据要素化标准体系,就无法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数据标准化经历信息系统内部的数据标准化、跨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化以及跨域、跨主体的数据标准化建设三个阶段。实现跨域、跨主体的数据共享融合,需要可计量、可定价、形态稳定、可标准化的数据要素“中间态”,进而实现数据的市场化配置。中国电子联合清华大学创新定义的数据元件,是适应数据要素化需求的数据组织单元,是数据要素化治理的信息安全载体,是连接供需两端的可计量、可定价的形态稳定的交易标的物,能够有效支撑数据要素化治理的标准体系构建。三是不参与国际数据治理规则制定,就会错失占领全球数据要素化发展制高点的机遇。我国首先提出数据要素化战略,已在部分环节形成引领,加快推动标准规范的对接和输出在当前至关重要。要在数据标准研制过程中,以数据要素化治理工程实践等为依托,最大程度地与国际数据标准和惯例接轨,推动中国数据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和互认,推动中国数据标准化成果在国际上的推广应用,提升中国在国际数据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他表示,中国电子及所属数据产业集团、CCF数据治理发展委员会愿意与相关机构、企业一道,在全国数标委领导下,潜心研究、积极探索、扎实工作,为我国数据标准工作贡献力量。

分享